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朝鲜半岛问题
延边大学 金 强 一
笔者曾经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对外开放度”一文中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诸多的问题中缺乏对外开放度是其核心的问题之一.缺乏对外开放度意味着无法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流动的状态,由此整个社会系统便如同没有润滑剂的机器一样不可能有效地运作.沿海地区的发展事实上为我们提供着开放社会发展的基本的模式,即要实现开放状态下的中心与边缘的充分的互动.与这一模式相比较,东北地区显而易见地缺乏开放度,由此导致的边界地带的大面积边缘化现象,是东北地区不能形成强大区位优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的途径在于尽快建构陆海空全方位的开放体系,并在边界地带构筑意义重大的战略性支点区域,以形成全方位快速发展的环境.欲建构东北三省全方位开放体系必然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其中朝鲜半岛对于增加东北三省的对外开放度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新的视角理解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利益结构,为东北地区的发展营造全新的国际环境.
一. 对开放社会发展模式之系统理论分析
关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之所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落伍的原因已有诸多的学说,但各自的学说均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或几个有限的侧面,也就难以提出从总体上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所要阐述的朝鲜半岛对东北3省经济的影响也只能强调问题的一个侧面,但本文尽可能把这一问题纳入到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之总的框架内加以理解.笔者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首要的课题是如何迅速改变半封闭的状态,从而加大或提高自身的对外开放度,以形成结构改革—市场选择—对外开放的全社会的互动机制.为从总体上构思东北三省发展的战略问题,在此有必要从系统理论的角度讨论开放社会发展的基本的模式及开放度在其中的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不外乎有两个,其一是内循环的发展模式,另一个则是开放的发展模式.如果一个社会系统处在基本封闭状态且只靠系统自身的动能和能量来实现系统的运作,那么,这种系统便可称之为内循环社会系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这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为典型的内循环发展模式.内循环系统有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因素:一是,系统自身的熵流有不断自然扩张的趋势.熵流是促使一个系统自然消亡的根本原因,而封闭的或内循环系统无法有效地抵御熵流的扩张;二是,与第一个问题相联,系统的运作完全靠自身的动能或能量,一旦这一动能耗尽系统将自然瓦解,甚至构成系统之某个因素出现问题亦可成为系统瓦解的致命原因.一般地,内循环系统在自身内在的动能或能量耗尽之前亦可正常地运行,甚至会出现某一阶段上的发展.古代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地形成过的农业文明即是.但很多古代农业文明的衰弱证明这些内循环系统的脆弱性,如伊斯特岛文明的衰弱就是这样[1],看起来似简单的森林的毁灭便可以使整个系统瓦解.
而开放的社会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它不仅利用自身的动能和能量,而且也从其它系统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所需的新的动能和能量,由此系统便克服了自身的熵流,其体系形成不断扩大的所谓发展的趋势.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生产均是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开放型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经济体的生产流通不再局限于内部循环,而且通过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交换,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里配置资源,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在经济体的内外循环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促使经济体在对内对外的开放中迅速发展壮大”[2].这就是说,开放对于一个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几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
一般地,一个系统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中获得动能和能量的方式是在其边界形成一 些意义重大的支点区域,通过这些支点区域实现边界与中心、系统与系统的互动.系统与系统的互动是系统自身获得新的动能和能量的主要途径,而边界与中心的互动则是开放系统运作的基本方式.当然,一个系统不可能完全向其他系统开放,因为完全开放意味着自身边界的消失,也就不称其为系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在系统边界形成的支点区域对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沿海地区之所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事实上形成了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国并与国内其他地域互动的支点区域,由此营造的巨大的区位优势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换言之,对于一个开放社会来说,它必须形成边界地带的意义重大的支点区域,以实现中心与边缘、系统与系统之间充分的互动,这是其发展的基本的模式.
从系统的整体效应的角度看,开放系统的边缘或边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系统处在封闭的状态,其边界便成为对整个系统无关重要的死边界,此时的系统只能以消耗自身的动能或能量的形态而存在,这种系统由于丧失活力而无法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如果系统处在开放的状态,其边界便会形成对整个系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意义突显区域,通过这种区域系统不断得到新的动能,这是开放系统之所以充满活力的基本原因.如下图(图表一),系统A和B的中心部位a和b是通过c点相互连接的,此时处在两个系统交接处的c点便是两个系统相连接的意义突显区域,而两个系统的其他边界如e、f、d等点会形成对整个系统并不产生重大影响的死边界,这种区域很容易形成所谓的经济的边缘化.而图表二中的A、B两个系统均处在内循环的状态中,因而其边界a、b、c、d等点成为死边界.这与图表一中的c点有着性质上的不同,c点是对整个系统产生举足轻重之影响的意义突显区域,而图表二中的各个边界点则是对系统并不产生重大影响的死边界点.
图表一
A
a
c
B
b
d
图表二
从图表二中可以看出,内循环系统因没有与其他系统交流能量而不能形成系统的整体效应.此时对于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来说边界会成为一个负担.这一点在人类社会系统的运作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果一个社会系统出现这些死边界点,系统的边缘部位将出现经济边缘化区域,从而使系统丧失形成新的结构性整体效应的可能,此时的社会系统将由于缺乏系统之各部分之间的互动而丧失活力.
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边界效应的理论模型来考察现代的开放社会之发展,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社会都遵循其基本的发展规律,这就以实现中心与边缘的充分的互动来给整个社会系统注入活力.具体地说,现代社会的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主要通过构筑与其他系统相连接的海陆空的支点区域来实现.其中海陆支点区域在整个系统的边缘地区形成对整个系统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之影响的意义凸显点,这些意义凸显区域集结着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形成与中心部位双向辐射的互动关系.这是开放社会增加自身的经济之流动性和发展之动能的主要途径.
开放社会的重要的特征是,其中心部位与各个边缘支点区域形成互动的体系且通过这些边缘的支点区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连接,这不仅形成系统自身的整体效应,而且能从其他系统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所需的动能.开放对一个社会的影响主要地体现在它加快整体结构性的流动,由此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落伍的原因
依据上述的系统理论模型我们可以形成分析和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基本的思路.这就是,要使东北三省这一巨大的社会系统尽可能地摆脱内循环的状态进而构筑全方位开放体系,以形成结构改革—市场选择—改革开放这三大要素整体结构性充分互动的社会机制.其意义在于,唯有如此,东北三省才有可能形成强大的区位优势,且所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计划亦会具有可行的现实性.这里有必要把上述系统分析的模式与东北三省之所以落伍的原因之分析结合起来,以形成从理论上阐明这一问题的基本依据.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之所以落伍,其原因应当说是复合性的.如同很多学者们所提出的那样,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政策环境、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从总体上构思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时,我们有必要首先讨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需的环境因素问题,然后再考虑其他的细节问题.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是否具有充分的开放度是关键性的因素.在沿海地区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素无非有两个,这就是政策环境和开放环境.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的问题并不比东北少,但开放以后这些地区迅速形成了连接海内外的战略性的支点区域,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区位价值,这是其迅速发展的根本的原因之一.与此相比,沿海地区的发展显然在全国总的运行结构中形成了区位价值的倒置,即沿海地区的区位价值的上升而反引起了东北地区区位价值的下降.
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的区位价值的下降与这一地区缺乏开放度有密切的关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绝大部分地区不仅没有被列入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而且随着东南沿海城市规模经济的扩大,东北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也开始向这些地区聚集,东北地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被逐渐‘边缘化’了”[3].这种在全国经济运行系统中的边缘化意味着东北地区事实上逐步进入了内循环的状态.可以认为,东北地区除辽宁省的一部分区域外,基本上处在内循环的状态,其绝大部分边缘地区的缺乏开放度的现象非常严重,由此事实上正在形成着大面积的边缘化现象.如同在上面分析的那样,东北地区处在内循环状态意味着无法形成对整个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意义突显区域,也就不可能形成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体系,且无法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所需的动能.尤其是,“较低的开放水平降低了东北开放的规模经济效应,” [4],而这种降低了的规模经济效应直接导致投资环境的恶化,进而出现人才流失、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下图,东北三省的对外开放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对外开放度在其经济体系中显然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两个省处在接近内循环的状态中.
图表三. 资料来源: 许文吉“中国的东北振兴与朝鲜半岛的互动关系”.延边大学东北亚国际政治研究所主办《东北亚合作时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互动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6.
东北地区在相当的范围里已出现了大面积的经济边缘化现象.边缘化意味着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正在单方面地接受其它地区的经济辐射,这就产生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边缘地带陷入经济的恶性循环,即越单方面地接受其它地区的经济辐射越无法形成自身的区位优势;二是,不能形成中心与边缘的充分互动,从而导致整个区域的投资价值大辐度下降,这就不可能引发投资竞争;三是,不能以自身的区位优势参预国际性新的分工.
正因为东北地区的开放度低,因此,尽管我们在振兴东北三省的问题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其成效并不大,甚至相反地引发出新的东北现象.这就是说,从现在起有必要从总体上设计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案.很多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学家往往把它简要地描述为如何投入和组合、使用和配置生产要素并如何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问题[5].就生产体系自身的增长方式而言, 这种理解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开放的大规模生产体系而言,其增长与发展需要很多非直接生产性的条件,如必要的市场、宽松的政策环境、一定的对外开放度等等即是.换言之,现代的大规模生产如同各要素紧密相关的系统一样,缺哪一个环节或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均可形成抑制其增长的阻碍因素.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解决东北三省对外开放度低的问题是解决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这一系统工程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开放则必须在其系统的边界打主意,这是因为唯有实现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才有可能使系统进入所谓开放的状态.开放度不足导致东北地区区位优势的弱化,而区位优势的弱化导致区位投资价值的下降.尽管东北地区曾经具有过重工业基地的强大的区位优势,但区位优势的弱化不可能引发投资竞争,正由于此东北地区原有的优势甚至变成了发展的包袱. 解决东北地区开放度不足的问题,是给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关键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将形成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设计中如何增加开放度的问题应当成为其核心的课题
三. 朝鲜半岛局势对东北三省的影响及对策
解决东北地区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并使其进入全方位开放的状态将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一是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目前把经济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发达的欧洲部分,而对远东地区的关注不足.最近俄罗斯首批的六个经济特区中除位于西西伯利亚东部的托木斯克外其他5个均位于欧洲部分,而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没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6].这就给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省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为,俄罗斯不为这些地区提供必要的市场和合作,黑龙江省只能陷入半封闭的状态中,也就得不到发展所需的开放度.另一个则是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应当说,对于东北地区影响最大的是朝鲜半岛的局势.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在东北亚区域无法形成经济合作体系的重要的原因,正由于这一点,东北地区得不到与日本和韩国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国家合作中的相应的份额,而朝鲜的未开放状态事实上把辽宁省的一部分和吉林省的绝大部分边界地带变成了所谓的死边界.如果东北地区不加大力度改善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并以此营造全方位开放的国际环境,就无法摆脱内循环的状态.在这些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朝鲜半岛问题,是我们解决东北缺乏对外开放度问题的切入点.
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里通常对朝鲜半岛问题做这样一个解释,即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四强的利益交织的地区,所以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在朝鲜半岛四强究竟有何利益,进一步讲,中国在朝鲜半岛究竟有何种利益等问题上的论证略显不足.应当说,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政治关系中这些是必须做出认真加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不解读朝鲜半岛与周边各国及与我们的利益结构便无法制定出正确的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因笔者曾经在“论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一文(《延边大学学报》2004.2)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这里着重讨论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利益结构,为我们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朝鲜半岛的关系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朝鲜半岛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二是朝鲜的未开放状态.欲解读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影响或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利益结构,首要的前提是要明确理解中国在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北亚区域究竟追求怎样的战略目标.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必须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形成遥相互应的国际合作体系,这不仅符合我们国家均衡发展需要,而且也是中国根本利益之所在.现在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已有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合作,建构高层次合作的条件正在形成.而从国际合作体系的角度看,东北亚区域连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由此导致了我国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的不均衡.正由于此,中国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只能是构筑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体系,如果实现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中国也就能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利益.理解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利益结构应以我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目标为参照系,进而解释朝鲜半岛问题究竟对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论证了朝鲜半岛问题事实上给中国实现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设置了最大的障碍.首先,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是东北亚区域无法进行高层次经济合作的极为重要的原因.单从国家安保的角度看,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也只有消极的意义;其次,朝鲜的未开放状态对我国的东北部地区的影响非常大,这是东北地区陷入内循环状态的重要原因.
有必要指出,我国的东北三省是受朝鲜半岛局势之消极影响最大的地区.由于此东北地区不能得到与日本、韩国等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国家进行合作的相应的份额.从地政学的角度看,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区域的最佳位置,因此理应在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体系中占有相当的份额,但目前日本和韩国等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国家对华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沿海地区.日本在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上的消极的态度与朝鲜半岛的分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北朝鲜的未开放状态致使东北地区的相当辽阔的边界地带事实上变成了死边界,这些地带的边缘化现象已相当严重.尤其是吉林省基本上处在半封闭的状态之中,无法形成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体系.
从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东北地区必须构筑海陆空全方位开放的体系.以大连、营口、图们江口为支点的海上通道和丹东、珲春、图们、绥芬河等为支点的陆路通道应当形成遥相互应的开放体系.对东北三省对外开放度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是陆路通道不畅.为此有必要构筑贯通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国际大通道.其中图们江出海口和丹东、珲春、图们等陆路交流受北朝鲜的影响最大.因此,正确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便成为东北地区能否实现全方位开放的关键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朝鲜半岛的问题得以解决我们才有可能构筑贯通朝鲜半岛并连接日本的陆路通道,而且才有可能促使俄罗斯加大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力度.
解决朝鲜半岛问题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路:一是,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搞清南北统一对中国将产生的正负面的影响.笔者认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对中国的安保和经济都有相当积极的影响(参阅:“美日东北亚区域战略与朝鲜半岛问题”《当代亚太》2004.9.“论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延边大学学报》2004.1.),因此,中国有必要加大支持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力度.我国东北地区只有在参预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体系中占得一定份额才能实现经济的腾飞,而构筑这一国际合作体系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二是,为大幅度地提高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应当帮助北朝鲜恢复经济并实现改革开放的成功.中朝边界地带充分开放的条件是北朝鲜的充分开放,而北朝鲜实现充分的开放状态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办到,这就需要中国的积极的努力.
目前,北朝鲜正在实施极为矛盾的政策.一方面,七一措施以来北朝鲜改革的倾向比较明显,经济有了一定的增长,中朝贸易也在近几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却开发核武器,这就加大了东北亚区域的不安定的因素,自身也无法构筑改革所需的良好的国际环境.这种相互矛盾的政策,给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实施发展战略设置了种种障碍.
北朝鲜欲实现经济上的腾飞需两个条件,一是,自身的改革开放;二是,放弃大量杀伤性武器,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由此得到国际社会的大量的经济支援.据此中国有必要构思一览子解决北朝鲜问题的方案.一是,加大与北朝鲜的经济合作并积极诱导其改革开放.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开放思想.其前提是要把这一问题纳入到中国总体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重新认识.把东北亚局势引向有利于形成国际合作体系的方向符合中国的发展利益,而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是影响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大的障碍,因此,正确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二是,尽快解决北朝鲜的核问题,以形成北朝鲜改革开放所需的国际环境,这也是北朝鲜能够成为我们的合作者并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的先决条件.
[1] 参阅:Jared Diamond《文明的崩溃》.韩国金永社.2005.
[2] 莫世祥:《开放经济的比较优势》.第179页.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 王胜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论坛》,2004.2.
[4] 参阅: 延边大学东北亚国际政治研究所主办《东北亚合作时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互动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6.
[5] 参阅: 田春生主编《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第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6] 宋雅:“俄经济特区不走老路”.环球时报.200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