조글로로고
光辉灿烂的艺术人生
조글로미디어(ZOGLO) 2017년7월16일 14시35분    조회:8053
조글로 위챗(微信)전용 전화번호 15567604088을 귀하의 핸드폰에 저장하시면
조글로의 모든 뉴스와 정보를 무료로 받아보고 친구들과 모멘트(朋友圈)로 공유할수 있습니다.
인물이름 : 남희철

南熙哲



光辉灿烂的艺术人生
—访南熙哲先生
 
郭笑宇
 
    南熙哲,朝鲜族,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准博士学位,1958年8月21日出生在美丽的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石山村。他历经了文革的浪潮和改革的春风的洗礼,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孩子,他毅然选择用艺术改变人生,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通过不谢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走出了山村,走进了城市,走向了世界。他不仅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影响着后辈学者,更是以朴实的行事作风树立起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的师表形象。

    南熙哲历任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副院长、延边大学音乐系主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协常委、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副会长、朝鲜尹伊桑音乐研究所名誉研究员、《朝鲜艺术》海外编委、韩国檀国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生故事”栏目责任编辑兼主持人。

    南熙哲首任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研究生导师,在音乐学术研究方面,他在中国朝鲜族大学教育史上也是首开《西洋音乐史》、《音乐美学》、《朝鲜民族音乐史》、《中国朝鲜族音乐史》课程。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开拓者崔音波》、《移民时期中国朝鲜民族音乐》、《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朝鲜族音乐》、《中国朝鲜族音乐的开拓者许瑞禄先生》等120余篇论文和评论。著有《中国朝鲜族少年儿童艺术》、《朝鲜民歌的旋律样式及发展手法》、《歌唱五十年》、 《百年歌曲逸话》、《朝鲜民族传统音乐史纲》、《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音乐(4)》、《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中国朝鲜族艺术史》;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中国朝鲜族歌曲大全》、 《中国朝鲜族儿童歌曲选集》、《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史》、《朝鲜族爱唱歌曲六十首》、《中国朝鲜族史料全集·文化艺术篇 (1)》、 《中国朝鲜族史料全集·文化艺术篇(2)》、《抗日歌曲选集》;撰写《中国朝鲜族通史(上、中、下)》(金春善主编)、《延边朝鲜族史(上)》(编写组编)的艺术部分文稿及《中国朝鲜民族艺术论》(任范松主编)的一部分文稿。其中,《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史》获国家新闻出版广播总局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1992年以“一曲诉忠肠,刻画民族魂”获东三省优秀音乐论文奖。

    南熙哲在延边大学不仅是一名音乐教授又是音乐的研究家,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没有过一丝的懈怠,多年以来投身音乐学术研究,尤其是对于朝鲜族音乐有着一定的建树,为我国朝鲜民族音乐研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当然就像农民一样,虽然会在自己的田间埋头苦干,但有时也会外出务农。他虽然作为一名重点大学的教授,似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音乐学术研究和日常教学上了,大多数人不敢相信他还有时间从事其他艺术行业,可是他在社会上仍然有自己的一片艺术天空,在校园之外他作为一名国内外知名的广播艺术人,常年从事广播艺术,小到延吉电视台和延边电视台,大到CNTV和中央电台都经常出现他的身影,而且作为一名优秀的广播艺术人,很多的时候他甚至同时担任策划、责任编辑、作家、主持等多重身份,凭着坚韧的性格和辛勤的努力,他组织的广播节目取得的艺术效果也是得到了广大专业人士的好评与肯定。他的生活充满了艺术,他的生命充满了艺术,他的人生更是充满了艺术。由他担任责任编辑兼作家的五十集电视系列片《歌声飘过五十年》(延边电视台)获吉林省广播节目评选一等奖、全国朝鲜语广播节目评选特等奖、“首尔”世界韩国语广播节目评选嘉奖。2015年又以“走访在韩国的中国人民自愿军墓”获吉林省新闻一等奖。

     不仅如此,他还培养了中央民族歌舞团著名歌唱家卞英花等一大批音乐表演者和音乐学术人才,分布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中国航空学院、大连民族学院、长春光华学院、延边歌舞团,延吉市艺术团等国内各单位从事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工作,积极的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发展方针增加光彩。
    歌曲《真心英雄》有这样一句歌词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 唱出了很多成功人士的心声。南熙哲也是经历了风雨才见到美丽的彩虹,出生在“大跃进”时期的他,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中,浮夸风的吹拂下成长,历经了文革浪潮的冲刷,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名用锄头生活的农村小伙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让他本该稚嫩的脸庞增加了几份坚韧。对于自己的未来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生活的风口浪尖上,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一直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那个红色浪漫的时代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每一个女人也都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名人民解放军。他当然也怀揣着为人民牺牲一切的壮志,想成为一名用生命去捍卫生命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也想穿上一身整齐的绿军装笔直的挺立在人群中,军人光辉的形象一直在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忘却,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荡漾,牵动着他成为军人的梦想,他也为这个梦想努力过,拼搏过。1973年,解放军招兵分队来到明城朝鲜族中学,凡16岁以下的少年均可应征入伍,当时15岁的他满怀期望,报名参加了征兵,他当时却不知道此次会与他最初的梦想偏差一步,只因为其母亲的成分问题,所以征兵相关部门不允许他参军入伍,所以他也没能迈进部队的大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没能如愿入伍,也错过了那有可能属于他的戎马一生,面对不能实现的梦想,他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曾有一丝的放弃,开始尝试着以另一种方式开始自己新的人生道路,也正因如此才有他这光辉灿烂的艺术人生。

    南熙哲作为农民的儿子,因为没能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所以将来的命运只能是农务。春风、夏日、秋叶、冬雪都见证了他的生活中所面临困难和挑战,不论前方的路多么的难走,他都乐观的面对,并且在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一点一点的改变着自己的生命的轨迹。当他认识到只要本人不是现行反革命,体育和艺术有司能转变一辈子当农民的命运时,大胆地选择了艺术。艺术的神明开始向他挥手,展开双臂等待他的拥抱,他为了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也为了更快的走出农村,奔向新天地,向生产队借了唯一的一台手风琴,开始了日夜艰苦的自学生活,你很难想象在没有任何音乐人才指导的情况下,一位少年独自的摸索学习一件乐器是多么的艰辛,这其中不仅是在学习演奏一种乐器,还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对于命运的挑战,更是艺术点亮人生的灯火,起初没有太多人注意这个为了自己的未来拼搏努力的年轻人,在他不懈地努力下手风琴演奏有了一定的水平,他的艺术生涯也随之开始了,也正是如此努力的他才与其他的农村孩子不同,他有一颗走出农村的心,一颗想用艺术生走出农村的心,也正是因为这一颗与众不同的心,他才打开了艺术的大门,踏入了艺术的殿堂。他经过近二年学习手风琴的过程,慢慢认识到自己是十七岁的人,骨格开始发硬,学琴难以成功时,立即转向作曲,自己谱曲,自己写词,高中毕业时候,他的歌曲作品被地区级的刊物发表了,考入延边艺术学校以前在吉林市的地区级刊物已经发表10来首歌曲作品。

1977年全国恢复统考,他满心欢喜的报考延边艺术学校,顺利通过考试后,在延边艺术学校作曲专业刻苦学习三年,上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任学生会主席。1980 年在延边艺术学校大专班(延边师专)作曲专业继续攻读了三年,任校团委副书记。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延边艺术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当时从事音乐创作的人已经如雨后春笋,可是对于音乐史研究与音乐作品的挖掘、在现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对于音乐的发展他开始有一定的思考,他认为没有继承的发展就像没有地基的大厦,经不起岁月的考验。在音乐成为政治工具的年代,根着政治气候的变化音乐也走了很大的弯路,我们是有沉痛的教训的。反右的时候唱反右斗争的歌,大跃进的时候唱大跃进的歌曲,人民公社又唱"人民公社好"的歌曲,文革的时候都唱"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结果我们二十多年所创作的大量的音乐作品大都成了废品。要知道音乐与政治不同,有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共存的特性。因为音乐有这样的特点200年以前贝多芬创作的音乐才能至今仍然受世界各国公民的喜爱。音乐只有继承和发展得到适度的平衡我们的音乐生活才能有繁荣昌盛的可能。本着这种想法,他抛弃了长达六年之久的作曲专业改行从事音乐史的研究与音乐作品的发掘、再现工作。他开始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深造西方音乐史与音乐美学,在上海读书期间,深受音乐大师钱仁康教授的影响,钱仁康是我国第一位音乐博士研究生导师,虽然没有直接给他授课,但他坚持听钱教授的各种讲座,攻读了钱仁康的很多著作,其中有一句话让他一直铭记在心,“研究深奥的理论的人,应该把深奥的东西写的通俗易懂,有条有理,说的清晰,说的明了,这是做学问的最高的境界。”这是一种研究学术的态度,他撰写的著作和文章也都是本着这样的学术态度。1985年9月回归延边艺术学校任教,以新的音乐研究高度和教育水平从事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1992年又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了音乐美学。1997年留学朝鲜平壤音乐舞蹈大学,在李次允先生门下学习朝鲜音乐史,他经过不谢的努力获得了朝鲜国家艺术学准博士。1998回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主任,如今是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一名勤奋研究音乐艺术教授。

  南熙哲作为音乐艺术人才,在美丽延边的艺术土壤中发芽、成长。因为他在这里获得了艺术温暖的阳光,艺术大地的滋润,不仅给于他成长的环境,还无私的培养了他。所以他对于延边艺术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感情相当的挚厚,他深知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音乐是什么,还学会了音乐的创作技能,对于音乐真正的研究也是从这里开始,在音乐研究的道路上他越走越远。当然他同样也为延边艺术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5年在延边五所高校合并前期,原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内部对于合校的看法有赞同和反对两种意见,反对合并的人认为合校会导致领导机构的瓦解,导致无人权、无财权的独立行政权出现。而他作为主合派,认为合校会给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带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与办学层次的绝好机遇,行政方面的利益应该作出让步。实践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合校前只能普通本科生的艺术专业如今提升到了“211”艺术类重点本科,培养了众多硕士研究生,甚至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这是在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不可能做到的。1996年他受到韩国首尔大学现代音乐节的邀请,到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因为在交流中他发现韩国把英语作为高考的外语考试科目,而汉语没有被定位外语考试科目,这样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来说,特别是音乐留学生十分的不利,所以他认为汉语如果也能作为韩国高考的外语考试科目,这将减轻中国留学的学习压力。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时隔数年之后,汉语也作为韩国高考的外语考试科目,为此做了一定的贡献。2000年在他的努力下恢复了艺术学院与韩国传统音乐学会中断了5,6年的交流关系,今年已经是第19次学术研讨及演出交流。虽然与艺术学院交流的国外团体较多,但能够长期坚持相互交流的团体唯有韩国传统音乐学会。2001年,对于刚刚步入正规大学体制的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办学体制,他撰写了一片以"延边大学音乐学科体制改革方向初探"为名的论文在《文学与艺术》上发表,这篇论文深入研究延边大学音乐学科体制改革方向,不仅为决策层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在社会上与众多音乐人士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同年他建议延边大学应该增设实用音乐专业,应该把自生自长的通俗音乐纳入正规的大学教育体系。可是此想法一直没能真正的得以落实,如果建议得到落实,相信艺术学院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K-pop”音乐人才,也不会有唱响"中国好歌声"的延吉姑娘杨美娜那样难得的音乐人才从身边流失的情况出现。2002年他邀请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沈雨晟来到中国延边,在延边大学举办了一场十分出色的演出,并且聘请沈雨晟先生为延边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与韩国东国大学朴湘珍教授取得了联系,经多次交流,达成延边大学与韩国东国大学结成了姊妹关系,为两校师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他在国内出演了中央电视台“道拉基”、 “阿里郎”、“民歌中国”等六个专题节目,在国外出演了KBS“韩流在中国”、“韩国与延边创作童谣80年”、“韩国歌曲与延边歌曲半个世纪的回顾”、“光复60周年特别节目”等专题节目,为弘扬朝鲜族优秀的音乐艺术做了不懈的努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认为如今的艺术学生的学习起点与父辈的音乐人相比高很多,不仅应该感到骄傲,更应该以艰苦勤奋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努力为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对如今的大学生寄予厚望,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也相信在音乐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音乐艺术研究一定会的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综观南熙哲的艺术人生,在他的一生中充斥着对于命运的挑战和对于音乐艺术的执着,也可以说他的艺术人生成功源于他超乎常人的选择和坚毅的拼搏的精神,如果他同其他农民一样,选择一直做一名在田间辛勤劳作劳动者,过着衣遮腹饱即可的生活,也不能说他的人生就不成功,但是没有艺术的陪伴,就不会有这样光辉灿烂的艺术人生,如果他选择做一名在祖国边疆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守土卫疆戎马一生,也不可谓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没有艺术的陪伴,也不会这样光辉灿烂的艺术人生,如果他选择一直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作曲家,不去为了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而努力,同样不会有这样光辉灿烂的艺术人生。当然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选择,每一次选择之后他为自己从事的行业洒下的辛勤的汗水成为了他成功的基石,也正是因为这坚固的基石才筑起了他这座艺术的大厦。选择固然重要,但拼搏才能成功,用他的一句话来说概括自己的艺术人生是“努力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做别人未作到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是把农民朴实的生活态度深植在他的学术研究中,而且具有前瞻性的行事作风也让他成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朝鲜族音乐研究的执牛耳者,对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조글로미디어

파일 [ 1 ]

[필수입력]  닉네임

[필수입력]  인증코드  왼쪽 박스안에 표시된 수자를 정확히 입력하세요

Total : 244
  • 북경 중앙공예미술학원 염직학부를 졸업하고 연변대학 예술학원 미술학부에서 교편을 잡다가 2006년에 정년퇴직한 황수금교수는 홀치기전통공예의 기법을 전승하고 동서방의 다양한 시각예술의 다양한 표현형식을 흡수하여 전통적화종의 개념을 타파하고 표현소재 및 창작도구의 다양성을 시도하면서 회화분야예술표현의 새...
  • 2013-10-25
  • 연변가무단 박리정 가수     (흑룡강신문=하얼빈) 연변가무단 박리정가수는 국경절 전날 연변텔레비전 스튜디오에서 독창음악회를 개최하였다.   1984년 연변예술학원 성악학부를 졸업한 박리정가수는 10여년간 연길시조선족예술단에서 가수로 활약하다가 1997년 연변가무단에 전근되였다.   이날 음악회서...
  • 2013-10-10
  • —조선족작곡가 방화에 대한 이야기     작곡가 방화 아름다운 해변도시 대련에는 우리 민족의 문화예술사업을 위해 혼신을 불태우는이가 있는데 그가 바로 대련 금주신구조선족문화예술촉진회 회장직을 맡고있는 조선족작곡가 방화(方华)녀사이다. 망망한 바다 저 멀리에 갈매기 한마리 날고있네 파도...
  • 2013-10-04
  • (서울=연합뉴스) 강진욱 기자 = "어릴 때부터 악기가 좋았고 오랫동안 연주와 작곡, 지휘 활동을 한 덕분에 한국에 와서도 음악 관련 일을 하게 됐습니다. 그래서 더욱 예인의 꿈을 버리지 못합니다." 2011년 한국에 온 조선족 3세 윤룡철(51) 씨는 24일 "악기로 성공은 못했지만 악기를 놓을 수 없는 인연이 이어지고 있다...
  • 2013-09-24
  •   9월 23일발 인민넷소식: 일전에 무순시조선족화백 김창걸옹의 작품들이 향항이 조국의 품으로 돌아온 15주년 경축과 중국인민해방군건군85주년을 경축하면서 향항특별행정구 서화사에서 펀찬하고 중국사회문헌출판사에서 2013년 7월에 인쇄 출판한 《조국을 향해 회보》(向祖国汇报)화책에 수편이 발표되였다. 특히...
  • 2013-09-24
  • 연길시조선족예술단 성악배우 김소연은 떠오르는 신예로 촉망받는다. 연변텔레비죤방송국의 “아리랑극장”, “매주일가” 등 프로에 등장하며 시청자들에게 물오른 기량을 선보이고있는 김소연은 항상 늘씬한 각선미와 단아한 미모, 세련된 무대매너로 관중을 사로잡고 풍부한 성량, 맑진 음성, 넘치...
  • 2013-09-13
  • -중국 조선족 퀼트작가 김원선 씨 (음향1: 강의 현장 음향) 지난 8월 20일, 베이징 동단에 위치한 중국 여성아동박물관에서 특별한 강의가 펼쳐졌습니다. 바로 중국의 조선족 퀼트작가 김원선 씨의 퀼트 교실이었습니다. 가는곳 마다 무료 강의를 하고 있는 김원선 씨, 이번에는 21세기미국퀼트전시회 초대를 받고 멀리 하...
  • 2013-09-04
  • 연변가무단의 청년가수 최려령씨는 시기를 잘 만난 행운아인듯하다. 가무단에 발을 들여놓은지 2년밖에 안되지만 처음 참가하게 된 제3회 전국소수민족희극회보공연에서 창극 “심청전”의 주역인 심청의 역을 맡아 우수표현상뿐만아니라 우수각색상까지 수상하는 영예를 누렸다. 하지만 그녀는 수상보다도 점차...
  • 2013-09-02
  •   연변방송음악사상 살아있는 전설, 저명한 작곡가 동희철선생은 《고향산기슭에》 의젓하게 서 계신다. 백발을 이고 지팽이를 짚고선채 유유히 흘러가는 해란강을 굽어 저 멀리 산야를 바라보며 깊은 명상에 잠겨있다. 《고향산기슭에 올라서니 사철푸른 소나무 반겨주고 유유히 해란강은 흘러가누나 아- 사랑스런 산...
  • 2013-08-16
  •   《처녀의 노래》, 《사과배 따는 처녀》, 《베짜기 노래》 등 명곡을 불러 이름을 떨친 가수 방초선은 중국조선족이 배출한 성악가로 널리 알려져있다. 방초선은 중국지역에서뿐만아니라 국외에서도 그 실력을 인정받고있으며 예술단체, 정치분야 등에서도 활발한 활동을 해왔던 국가1급 성악가이다. 국무원에서 수...
  • 2013-08-14
‹처음  이전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다음  맨뒤›
조글로홈 | 미디어 | 포럼 | CEO비즈 | 쉼터 | 문학 | 사이버박물관 | 광고문의
[조글로•潮歌网]조선족네트워크교류협회•조선족사이버박물관• 深圳潮歌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www.zoglo.net 电子邮件:zoglo718@sohu.com 公众号: zoglo_net
[粤ICP备2023080415号]
Copyright C 200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